理论阵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阵地 >> 正文

新常态下如何做群众工作

日期:2016-01-14  来源:   点击:

群众工作始终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稳定进程最基础的工作。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同时也进入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使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新常态下群众工作的特点

从新常态下的群众工作对象来看,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新行业、新组织和新阶层不断涌现,群众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人口流动频繁,群体组合多变,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如何延伸群众工作触角,与变换频繁的社会组织和群众保持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从新常态下的群众工作内容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等明显增强,特别是伴随社会活力增强、竞争压力加大,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协调利益矛盾、疏导群众情绪的任务加重,使群众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展。

从新常态下的群众工作环境来看,改革进入利益格局调整阶段,老问题与新问题交织,不同领域矛盾相互叠加,群众工作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合理诉求与无理诉求、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等相互纠集,一些问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加上借助现代科技的传播途径日益快捷,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零距离直面社会,处置难度日益增大。

从新常态下的群众工作主体来看,开展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认识不足,部分干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各种社会矛盾会自然解决,做不做好群众工作对发展影响不大;创新不足,一些干部工作中求稳怕乱,不能以创新的思路和手段解决问题,或者所谓的创新举措完全来自经验积累上的主观臆断,没有很好地与法律对接,最终使小事变大;方法不足,有的干部工作方法欠缺,在群众工作中力不从心,不仅不能疏导群众,反而产生“火上浇油”的负面作用。

从新常态下群众工作的特点来看,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我们不断丰富群众工作内容,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从而凝聚社会合力。

新常态下的群众工作须落实好五项措施

牢记宗旨意识,使群众观点制度化。坚持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制度约束系统化,认真执行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各县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乡村、深入辖区有关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发展、访贫问苦、化解纠纷。接待信访常态化,积极推行信访领导包案制度、领导阅批来信制度、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听取民意广泛化,领导干部需主动放低身段,深入村子巷道,抛开顾虑上门走访。充分运用网络、手机微信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收集听取社情民意的渠道,及时研究办理群众的意见建议并予以回复。服务群众具体化,紧紧围绕“心系群众办实事、关注民生促发展”,立足各自实际,认真谋划,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具体问题。

充分发扬民主,完善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认真落实基层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机关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各乡镇要设立党务村务公开栏,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干群关系融洽。进一步推动科学决策,坚持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规、重大决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及重大政府投资项目,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和向社会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认真吸纳,反对意见较多或意见分歧较大的,予以慎重决策。坚持谁决策谁负责,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进一步推动民生改善,认真宣传、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在重大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提前做好全面的宣传工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对绝大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进行调整;对群众一时不能接受的,认真做好政策说明和解释工作,努力满足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

积极发展地区经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广大党员干部及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把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问题当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做到茶余饭后,在深入分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原因的同时,面对面和群众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充分汲取群众的智慧确定思路、推动发展。带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积极协调争取和落实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项目、资金和技术,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水电路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工程。各乡镇要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结合各自发展优势,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掌握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状况、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群众收入等情况,积极与有关部门衔接资金帮扶等问题,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服务群众积极性。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艰苦的地方、困难的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采取专题报告会、群众讲堂、集中授课、上门宣讲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地方当前发展形势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宣传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帮助群众明辨是非、解疑释惑,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筑牢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把群众注意力引导到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上来。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髓,以传统文化滋养心灵,减少转型发展期人们心理上的冲突,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充分挖掘宗教文化中教人向善、爱国爱教的宗教教义,引导信教群众追求高尚、促进和谐。另一方面,要把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项目工作的重要方面,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开发民间工艺品,切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艺术水平较高的民族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创意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极开展文化产品征集和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使文化成为倡导地方良好风气、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门源县委书记)

Baidu
sogou